家庭本应是温暖的避风港,但当暴力阴影笼罩时,未成年人如何获得法律庇护?司法实践面临哪些困境与突破?2025年4月1日,由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知识普及基地与成都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以“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司法实证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在5222教室成功举办。此次沙龙由科普基地五位在贺海燕老师的指导下正在研究该领域的志愿同学进行成果分享,并特别邀请到张居盛教授和刘剑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沙龙。本次沙龙由陈良婷同学主持,共计20余名学生参与。

此次沙龙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李文彦、彭兴梅、陈一诺、胡涛和唐彩玲同学作为分享人进行分享,他们围绕同一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文彦同学阐释了相关研究的社会、政策和法律法规背景并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当前四川省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案件的现状;

彭兴梅同学则详细剖析了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类型,并探讨了家暴认定标准中的争议;

陈一诺和胡涛同学从防治现状入手,分析了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及事后救济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应对建议;


最后,唐彩玲同学系统梳理了家暴未成年人的责任类型并指出了相关优缺点。

沙龙第二个环节,由特邀嘉宾张居盛教授和刘剑老师进行点评。张居盛教授向大家强调实地调查的重要性,刘剑老师则从理论的角度对相关内容给出了评价和指导。

最后一个环节由大家进行互动讨论,针对分享人的分享和老师的点评建议,在场的学生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并始终会以法律为盾,以同理心为灯,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