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互联网为信息的传播插上了翅膀,但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问题,却像一把无形的利刃,悄然割裂了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安宁。特别是针对女性博主的网络暴力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令人痛心。2025年4月30日,一场以“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她’——女性博主的反网络暴力维权指南”主题沙龙暨联合党建活动,在成都大学第五教学楼5103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为我们揭示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提供了宝贵的维权指南。活动由成都大学法学院、中共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委员会、成都大学法学院专任教师党支部、四川省反家暴知识普及基地和成都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等联合主办。

活动伊始,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张戈律师,通过一则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网络暴力的残酷现实。某知名女网红因被前男友的前女友污蔑为“恋爱关系中的第三者”,工作停滞,名誉权受损,身心俱疲。尽管最终胜诉,但所遭受的伤害和经济损失已无法挽回。张律师在主题分享中,围绕“什么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侵犯了女性博主什么权利?”“女性博主遭遇网络暴力的维权之路如何?”“我们该如何做?”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为女性博主和普通网民提出了相关的维权和行为规范建议。

随后,在与谈环节,法学博士、成都大学法学院的李季刚老师,从法律科普类自媒体的角度出发,为有志于此领域的同学们未来在学术研究的项目选题、毕业论文选题、职业方面规划等方面,提供了宝贵建议。

与谈中,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袁伦钢律师则进一步强调了平台在构建绿色文明网络环境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大家在网络上谨言慎行,树立红线意识。

在活动的点评环节中,成都大学法学院、科普基地副主任张居盛教授,从民法典中人格权的禁令出发,再到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女性人格权,预防和制止针对女性的网络暴力等内容,深入剖析了为女性博主权益保护的法律支持。他强调,网络平台审核机制的完善是防范网络暴力的关键,同时立法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以更好地维护女性博主的合法权益。

在自由讨论环节,成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成都大学法援站执行站长刘文慧指出,张律师从什么是网络暴力概念讲起,深刻剖析了网络暴力对女性博主的危害,以及反网络暴力维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遭受网络暴力后如何证据收集与固定进而维权的路径。未来,需要从技术、制度、教育和个体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加强网络暴力的预防和治理。本次讲座内容丰富且深刻,希望未来有机会双方继续联合开展各类交流活动。
此外,科普基地贺海燕博士则补充指出,女性在恋爱、交友过程中,或者在终止恋爱关系、离婚,若遭受纠缠、骚扰妇女,泄露、传播妇女隐私和个人信息等伤害,可以依据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法律保障。

在联合党建交流环节,法学博士、成都大学法学院学科办专职副主任、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柳杨副教授提出三个建议,一是以党建为纽带,希望双方可以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二是以专业为根基,深化法学理论与实践融合;三是以双方党建联动为路径,凝聚社会共治合力。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的党建工作负责人杨婷女士就如何以党建为纽带,推动法律科普与党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行了精彩分享。

活动的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共同见证了这场意义深远的科普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暴力绝非小事,它关乎每个人的尊严与权益。要净化网络环境,需要政府、平台、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营造一个清朗、和谐、安全的网络空间,让女性博主的声音更加响亮,让网络成为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